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1214张诗琪
收起左侧

[探究主题] 谭嗣同他们这样值吗?身在当时您是否会做谭嗣同?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31

积分

县令

快哉组

     :

     :

     :

Rank: 2

发表于 2011-3-27 12: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戊戌六君子之 康广仁

  康有溥(1867年-1898年9月28日),字广仁,号幼博,又号大广,广东南海人,康有为之弟。参与戊戌变法,慈禧太后重夺权力后,因梁启超带病往北京应付官试,与他同行,因而被捕,和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齐被斩,合称戊戌六君子。

  他认为八股文有害人才的发展,因而每次应试都放弃作答,20岁后曾在浙江当小吏,其后曾当保甲差、文闱差。在戊戌变法中,康广仁劝其兄康有为:“八股已废,力劝伯兄,宜速拂衣,虽多陈无益,且恐祸变生也……弟旦夕力言,新旧水火,大权在后,决无成功,何必冒祸……”。又在致何易中的信中指出:“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地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故常谓但竭力废八股,俾民智能开,则危崖上转石,不患不能至地。今已如愿,八股已废,力劝伯兄宜速拂衣,虽多陈无益,且恐祸变生也。”

  变法失败,六君子下狱论死,广仁在狱中“言笑自若,高歌声出金石”,他对谭嗣同说:“今八股已废,人才将辈出,我辈死,中国强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31

积分

县令

快哉组

     :

     :

     :

Rank: 2

发表于 2011-3-27 12: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戊戌六君子"其实是七个人(来源:新浪读书)

  “徐徐云尔;陈陈相因。”
  “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徐氏父子,陈氏父子。”
  戊戌变法失败后,有人以这样的对联嘲讽被革职查办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和徐致靖、徐仁铸父子。陈家几代人杰,徐家则被称为“父子三翰林”(徐致靖和儿子徐仁铸、徐仁镜都是翰林)。
  自1897年徐仁铸于南下长沙,接替江标出任湖南学政,陈家与徐家的命运就已经呼吸相关,密不可分。徐仁铸与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合力推动湖南新政。徐致靖与整个百日维新关系很深,他先后上折子保举的六个人,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袁世凯,他之所以获罪就是因为举荐了康有为等五人,差一点成了刀下鬼,但对此他终生不悔。对于保荐袁世凯,他一生痛悔不已。他的余年,就在这样的不悔与悔之间度过。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鲜为人知的是慈禧太后最初要处斩的不是6个人,而是7个人,第七位“君子”就是当时官至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徐致靖。因刀下仅存,所以他晚年在杭州,别字“仅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31

积分

县令

快哉组

     :

     :

     :

Rank: 2

发表于 2011-3-27 12: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禧要斩七人 缘何只有“戊戌六君子”(来源:深圳新闻网)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他们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戊戌六君子”。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慈禧太后最初要处斩的不是6个人,而是7个人,那第七位君子就是当时官至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徐致靖。

  徐致靖(1826-1918),字子静,江苏宜兴人,思想开明,拥护革新,曾给光绪皇帝上过有名的《人才保荐折》,保荐过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等维新人士。当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大肆逮捕维新派官员。徐致靖也进了监狱。

  慈禧亲笔批文立即斩决的头一个人就是徐致靖。李鸿章与徐致靖的父亲是同科进士,又是密友,私交很深。李鸿章就想方设法救徐。他知道自己出面救徐致靖不妥,只好求慈禧的红人荣禄帮忙。碍于面子,荣禄只好向慈禧说情。不料慈禧大怒,责怪荣禄为帝党开脱。荣禄马上跪地申诉说徐致靖只是个书呆子,根本不懂得新政,只是在维新派里唱昆曲、玩围棋而已,而且在宣布维新后的3个月内,皇帝一次也没有召见过他。

  慈禧立即派太监查询。因宫廷规定,皇帝召见任何人都要有记载,一查便知。太监核查后回报说:3个月内皇帝确实没有召见过徐致靖。这下慈禧稍有转色,再加之荣禄是她最宠信之人,慈禧就改判徐致靖为“监候”(即死缓)。

  徐致靖大难不死,“戊戌七君子”变为“六君子”。徐致靖出狱后,一直居住在杭州,改名徐仅叟,意思是“六君子”被害,刀下仅存的老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133

积分

巡抚

     :

     :

     :

Rank: 4

发表于 2011-3-27 14: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永远都不去试 就永远不会知道到底会不会成功  我觉得那些觉得不值的人是因为已经知道结果失败了才会这样选择  可是在当时那种历史背景下  我觉得无论怎么样  都需要有人站出来 有所作为  所以我觉得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25

积分

小吏

     :

     :

     :

Rank: 1

发表于 2011-3-27 15: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我觉得能像梁启超这样的不多咯~~~他的勇气来源于他对西方文化的接触,而当时可以这样有这样见识的人不多~这体现了不值= =这也是失败原因之一吧我觉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0

积分

版主

     :

     :

     :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1-3-30 18: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有勇气去做很不错啦~  我觉得能去尝试就很好的 就怕的是不去尝试也不去思考要怎样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31

积分

县令

快哉组

     :

     :

     :

Rank: 2

发表于 2011-4-2 23: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戊戌六君子之死是值得的,正义的,英勇的。
他们甘愿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是顶天立地大丈夫的表现。要变法维新,就需要唤醒民众,在关键时刻,是需要用生命作代价的。而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到了。他们这种行为才是为历史,为国家负责的表现,中华民族之所以崛起就是因为无数仁人志士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结果,试想如果当时国家的每个人都像康梁那样面对国家危难就逃之夭夭,甚至像汪精卫那样投降外国,那么你认为还能唤醒民众吗,我们这个国家还有前途吗.更别说那些资本主义的改良梦了。所以说戊戌六君子之死彰显出他们的伟大人格,他们以历史和国家为重,个人生命为轻的价值选择,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爱问知识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31

积分

县令

快哉组

     :

     :

     :

Rank: 2

发表于 2011-4-2 23: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戊戌六君子之死是值得的 。

在古今中外还有许许多多为历史,为国家负责,因变法牺牲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不害怕牺牲,才促进民族觉醒,推动变法的进程。

例如:
日本明治维新中被称为“明治维新三杰”的大久保利通就是其中一位。
他为日本变法后第一代首相,号称东洋的俾斯麦。 大久保利通在变法后镇压了一系列由贵族发动的起义,遭人嫉恨.明治十一年(1878)5月14日晨,他到太政官(相当国务院)去办公,乘马车来到曲町清水谷。大久保在马车内还利用时间阅读了文件,不料8点左右,遭到石川县岛田一郎等六名征韩党士族的袭击。大久保虽然身受白刃,还厉声呵斥,沉着地将放在膝上的文件用绸巾包好,不久倒向前方断气了。时年49岁。
大久保死后,日本政府追赠为右大臣、正二位。并且为他举行维新以来第一场国葬,葬于东京青山墓地。大久保利通虽然因为政敌的刺杀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死让后继者更有了继续下去的决心,继续沿着他开创的道路,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迅速使日本成为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强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31

积分

县令

快哉组

     :

     :

     :

Rank: 2

发表于 2011-4-2 23: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自由民权运动遇刺的板垣退助

板垣退助(1837一1919) 山内容堂的重臣,精通西洋兵法,成为土佐勤王党的领袖之一。戊辰战争中任总督府参谋,攻击奥羽越列同盟的中心会津城,获得了极大的胜利。明治初年任政府参议,1873年因提出征韩论,与西乡隆盛一起辞职。翌年组织爱国公党,建议设立民选议院,掀起自由民权运动,并领导建立立志社和爱国社等团体,推进国会开设请愿运动。
在推行自由民权运动时,板垣曾遭到暗杀,身负重伤。当时。他说出了那句名言:“板垣虽死,自由不亡(板垣死すひも自由は死せず)!”
这体现了他为国家,人民负责,以国家为重的价值观,类似于戊戌六君子,体现了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

帖子

25

积分

小吏

快哉组成员

     :

     :

     :

Rank: 1

发表于 2011-4-3 14: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视“死亡”为最后的痛苦,尤其是种种血腥的刑杀之后还要蒙以恶名、罪名的“死亡”。“戊戌六君子”接受了死亡,接受了死亡之痛苦。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等了100年,等不来圆满的答案:“戊戌六君子”到底为谁舍生赴死?  到底值得还是不值得?
  为国家死,为民族死,亦泛说也。  
  既为国家,复为民族,却被握有国家、民族之最高权力者所诛杀,这是牺牲  
者的不幸?还是国家、民族的不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