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特殊生产价格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管理员

     :

     :

     :

Rank: 9Rank: 9Rank: 9

QQ
发表于 2014-5-3 16: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平均积累率的基础上形成的价格。又称社会主义生产价格。是南斯拉夫经济学界在讨论自治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历史形式时提出的一种主要观点。是生产价格在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定程度上的变形。
其计算公式为:
      
[img]http://dbk2.chinabaike.org/imagesdb/image/d4/image/409-01.gif" align="absmiddle" alt="公式 符号式中<I>P</I><I>S</I>代表特殊生产价格;<I>c</I>代表该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I>v</I>代表个人收入;<I>q</I>代表商品生产者所支付的公共消费额;<I>A</I>代表社会积累总额;<I>C</I>代表社会预付生产资料总额;<I>V</I>代表个人收入总额;<I>Q</I>代表社会公共消费总额。
提出特殊生产价格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I.马克西莫维奇和Z.皮亚尼奇。他们认为生产价格是价值规律在所有较发达的商品生产制度下的作用形式,并确认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准价格也建立在生产价格的基础上,强调社会主义自治生产关系的出现,使生产价格获得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它主要体现在联合劳动的生产者将新创造的价值分为个人收入、公共消费和积累三个部分。个人收入是按照劳动成果对新创造的必要劳动价值进行分配的结果,是社会主义自治生产关系下的特殊的劳动价格而不再是雇佣工资。积累是为了合理提高未来的消费而自觉推迟的一部分当前消费,它保证生产的发展,是生产者的基本利益所在。所以,积累率成为劳动集体从事生产活动的综合指标。在竞争条件下,生产的物质因素和主观因素通过在部门间的自由转移,使各部门不同的积累率形成社会的平均积累率,价值转化为特殊生产价格。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公共消费Q构成了计算平均积累率的分母之一。

——《中国大百科全书》 本词条作者:薛仲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