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9|回复: 0
收起左侧

[战争史话] 罗马共和制的解体

[复制链接]

1062

主题

1645

帖子

-737

积分

草民

     :

     :

     :

发表于 2011-12-29 16: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罗马共和制的解体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制面临危机,为争夺政权,以苏拉为首的元老派同以马略和秦纳为首的民主派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后苏拉派勉强维持了元老派的统治,推行民主改革的马略派死伤甚众,一蹶不振。这时,罗马政坛上活跃着三个风云人物,他们是克拉苏、恺撒和庞培。克拉苏因经营高利贷和投机商业,成为罗马首富,并以残酷镇压斯巴达克起义而名噪一时。庞培是苏拉的部将,公元前77年夏,奉元老院之命讨伐西班牙的塞尔托里乌斯,很快取胜,受到元老院的重视。尽管克拉苏和庞培相互嫉妒,明争暗斗,但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两人于公元前70年联合当选为执政官。
  与克拉苏、庞培相比,恺撒要逊色一些。他出身于罗马的名门贵族,是马略的外甥。他年轻时就渴望取得最高权力,然而在政治上并不得势。恺撒与秦纳的女儿结婚后不久,即逢苏拉独裁。而秦纳偏偏是苏拉的政敌,苏拉一再要求恺撒与他妻子离婚,而恺撒宁可逃离罗马,也不服从苏拉的命令。直到苏拉死后,恺撒才当选为大祭司,接着又任西班牙行省的总督。公元前60年,恺撒回到罗马时野心更大,遂与克拉苏、庞培正式秘密结盟,这就是罗马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前三头同盟”。据此协议,三方促成恺撒于公元前59年当选为执政官,恺撒在任期内推行庞培在东方所实行的各项政策,并通过一些有利于骑士的法案。
  又过了一年,他在庞培的支持下就任高卢行省总督。恺撒深知,他要超过另外“两头”,必须掌握强大的军队和拥有雄厚的资财,因此他想以高卢行省为基地,开疆拓土,招兵买马,增加实力,提高威信,为夺取更大权力而准备条件。
  当时的高卢,大体上以阿尔卑斯山为界,分为山北的外高卢和山南的内高卢。外高卢大体在现今法国、比利时等地;内高卢大体在现今意大利北部。恺撒到任时,高卢行省的管辖范围仅仅是内高卢。恺撒到达内高卢后,立即将势力渗入外高卢。他一方面大举武力讨伐,一方面唆使高卢各部落自相残杀。高卢战争包括8次军事远征,他向高卢进军时只率领4个军团的兵力,而当他凯旋回罗马时,已拥有一支由10个军团组成的忠顺于他的大军。高卢战争的胜利,给恺撒带来了极高的荣誉,为他在罗马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独揽大权奠定了基础,其结果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解体和走向帝制的步伐。
  恺撒在军事上的胜利,引起了庞培的嫉妒。在公元前49年1月1日的元老院会议上,敌视恺撒的势力在庞培的支持下占了上风,决定要恺撒立即卸任总督职务。
  恺撒的亲信、保民官安东尼和克文杜斯·卡西乌斯对这一决定行使了否决权,但元老院不予理睬。1月7日,他俩化装成奴隶逃到恺撒所在的山南高卢,报告了罗马城内的情况。面对当时形势,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责令恺撒交出高卢行省的军权,否则便宣布他为“祖国之敌”,同时授权庞培立即招募军队,以应付事变。
  当时,作出什么样的决策对于恺撒来说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恺撒的军队绝大部分驻扎在阿尔卑斯山山北高卢,身边只有1个第13军团(步兵5000,骑兵300)和一些辅助部队。如果他要等山北大军汇集好后再行动,可能贻误战机。在元老院1月8日和9日举行的会议上,庞培夸下海口:他手里有9个军团,随时都能应敌。恺撒则相信兵贵神速,出敌不意。他一方面调遣山北大军向山南进发,一方面在1月10日率领身边仅有的第13军团跨过了意大利和高卢诸行省之间的卢比孔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罗马。
  庞培对恺撒越过卢孔比河的闪电行动毫无戒备,因而显得措手不及,无力抵抗,仓皇逃往希腊。恺撒迅速占领罗马和整个意大利,随后率兵赴西班牙,消灭了那里的庞培势力,解除了后顾之忧,继而进军巴尔干。公元前48年8月,庞培兵败,逃至埃及被杀。此后三年,恺撒在北非、西班牙等地消灭了庞培势力。
  罗马内战的第一阶段以恺撒击败庞培和元老贵族军队而告结束,恺撒建立了个人的军事独裁政权。罗马人民大会和元老院赠予恺撒无比荣誉的称号:“国家之父”。恺撒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终身保民官以及为期10年的执政官,他还拥有统帅、大教长等尊号,集一切大权尊荣于一身,可说是罗马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此后,西方历史即以恺撒作为帝王的同义词,俄国沙皇之“沙”字即源于此。然而,他的独裁未能完全消除共和传统的习惯势力,并遭到部分元老贵族的反对。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到元老院开会时,以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为首的密谋者向恺撒连刺23剑,一代天骄就这样倒下了。
  布鲁图斯等共和派人物原以为刺死独裁者会得到欢呼,结果却大失所望。看到恺撒倒在血泊中,元老院竟鸦雀无声。消息传开后,群众也无喝采之声。元老院之所以沉寂,是因为他们知道兵权仍掌握在恺撒派将领手中,布鲁图斯毫无实力。罗马百姓虽然对恺撒的某些做法不满,但更憎恨元老贵族。后来,共和派提出由元老院宣布恺撒为暴君,宣布他的全部命令无效,从而证明刺杀属于壮举。对此,元老院争执不下,最后由西塞罗提出折衷方案:既不宣布恺撒为暴君,也不惩治刺杀凶手,双方相安无事。
  恺撒死后,安东尼成为恺撒派主要头目,他出兵镇压了因恺撒葬札而引发的平民和奴隶暴动,此举获得元老贵族的感激,但双方的矛盾依然存在。当安东尼打算步恺撤后尘,在执政官任满后出任高卢总督,进一步扩展实力时,元老院不予批准,形成两派冲突之局面。
  元老院领袖西塞罗发表14篇反安东尼的著名演说,安东尼及恺撒派将领对其恨之入骨,但缺乏对夺权斗争的统一筹划,从而使元老院地位有所增强。此时,恺撒的养子(实为恺撒其姊之孙,被恺撒收为义子),一位仅18岁的青年人屋大维突然步入罗马政坛,给元老院以可乘之机。
  恺撒在遗嘱中将屋大维定为继承人,分得其遗产的四分之三。安东尼和恺撒派将领一开始对这个从外地闻讯赶来奔丧的青年人相当轻视,然而屋大维却非同凡响,勇气胆略兼备,善揽人才,拉拢群众,居然能顶住安东尼的排挤打击而自立门户,因而西塞罗和元老院对他另眼相看,利用它对抗安东尼。
  公元前43年春,安东尼不顾元老院的反对,派兵抢印夺权,将原高卢总督围于穆提那城。元者院即和屋大维一起出兵解围,安东尼兵败退往山北高卢,和恺撒派的另一重要将领李必达联合起来。
  屋大维得胜后又受到元老院的排挤,多次要求担任执政官均遭拒绝,后来带兵进入罗马才强行当上执政官。
  公元前43年10月,安东尼、屋大维和李必达在北意大利的波诺尼亚城附近会晤,缔结了共治天下的协定,史称“后三头同盟”。三方协议:在五年内三头共掌最高政权,安东尼统治高卢,屋大维控制非洲、西西里和撤丁尼亚,李必达得西班牙,意大利和罗马则由三人共治。至于东方疆土,由于尚处在共和派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手中,归安东尼与屋大维处置。
  三头率军抵达罗马后,万般无奈的元老院只好同意这种瓜分统治范围的秘密协议,让他们获得“建设国家的三头”之衔,共和制已名存实亡。
  三头当权后,立即对共和派展开大屠杀和清洗,以西塞罗为首的元老贵族几乎被斩尽杀绝。公元前4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进军希腊,与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在菲利皮决战,打败贵族共和派军队。此后,三人开始争权夺利,公元前40年再次划分势力范围:安东尼统治东部,屋大维统治意大利和高卢,李必达统治北非。屋大维因坐镇罗马,有近水楼台之便,逐渐与元老、骑士等上层统治分子取得妥协,并以公民领袖自居,实力地位日益增强。
  公元前36年,屋大维肃清了庞培之子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亚的势力,解除了李必达的军权,只让他保留大教长的虚衔,于是三头共治变成两雄对峙。其后,屋大维与安东尼之间的争斗日益突出。正当屋大维处心积虑要除掉安东尼而师出无名之际,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的风流韵事提供了很好的借口。
  原来,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为了依附地中海强权,确保其在埃及的宫廷斗争中反败为胜,早在公元前48年就成功地施展美人计,勾引了恺撒,并生有一子。要不是恺撒突然被刺,她早已成为罗马的第一夫人。
  恺撒被刺后,埃及女王正为找不到新的政治靠山而惆怅时,她了解到罗马政局动荡不定和安东尼好色,于是这位年方28岁,艳冠地中海世界的少妇满怀信心地作了夜访安东尼的巧妙安排,终于使安东尼完全成了她的俘虏。
  对于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的关系,罗马人开始窃窃议论:
  “安东尼总督迷恋上了埃及女王,同她结婚啦!”
  “听说总督封她为‘万后之后’,宣称自己一切听从尼罗河之蛇——女王的话!”
  “这算什么?总督还宣布要把罗马在东方的许多行省赠给这个妖婆的儿子哩!”
  罗马人愤怒了,安东尼的威信随之扫地。元老院和人民大会宣布剥夺安东尼的权力,决定讨伐他和埃及女王。这支讨伐军由屋大维来统率。
  公元前31年,安东尼和埃及女王率军10万、战船500艘进抵希腊西海岸。屋大维率军8万、战船400艘渡海东征。安东尼派步骑兵袭击屋大维受挫后,面临供应困难、士气不振、兵员逃亡的不利局面,遂决心在海上决战。安东尼将舰队分左、中、右三个编队成一线展开,亲率右翼编队迂回到对方左翼,埃及女王率预备队尾随接应。屋大维获悉其部署后,也将舰队分成左、中、右三个编队成一线展开,由海军将领阿格里帕指挥左翼编队迎战安东尼。
  9月2日,屋大维和安东尼大战于希腊的亚克兴海角。安东尼的舰队拥有重型大船,而屋大维的舰队都是轻型小船。战前,屋大维还担心小船不好战胜大船,一旦开战,安东尼的战船就显得笨重,机动不便,主要靠乌鸦嘴式的扣钩钩住敌船并以矢石杀伤敌人。屋大维的战船体轻,便于机动,主要靠撞击、火攻、接舷跳帮等战术毁伤敌船。战至中午时分,安东尼的舰队呈现败势,此时埃及的60舰战舰突然接到女王命令:立即返回埃及。接着,安东尼也指挥自己的战舰向埃及方向逃去。兵无主帅,不战自败。第二年夏天,屋大维进军埃及京城,安东尼的残军相继投降。安东尼在绝望之中拔剑自杀,埃及女王也在宫内用毒蛇把自己咬死。
  亚克兴海战的结束意味着罗马世界只剩下一个统治者——屋大维。公元前29年秋,屋大维从东方返回罗马,元老院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长期陷于内战和分裂的罗马又重新实现了统一。
  在屋大维回到罗马的第二天黎明,罗马人从四面八方涌向雅努斯神庙。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屋大维在侍卫的簇拥下,来到了庙前。顿时,欢呼声、掌声雷动。
  屋大维被当时的场面所感染,显得特别激动。他有力地挥动着双手,让欢呼的人们安静下来。过了一会,他大声说:
  “公民们,就在这个雅努斯神庙,供奉着我们的马尔斯战神。当战争发生的时候,我们就把庙门打开,以便让伟大的战神来保佑我们取得胜利。整整200年来,神庙的大门一直敞开着。现在,战争终于结束了,和平来到了。因此,我下令,从此关闭神庙的大门,让我们罗马人永远过和平安宁的生活!”
  话音刚落,人群沸腾了!在隆重的祭祀仪式后,雅努斯神庙沉重的大门缓慢地关上了。
  元老院给恺撒的荣誉现在都授给了屋大维。屋大维成为执政官、大祭祀和保民官,享有“祖国之父”的称号。公元前27年,屋大维获得元老院赠予的“奥古斯都”尊号。“奥古斯都”在拉丁文是“神圣的”、“至尊的”意思,后来它成为西方帝王的一种头衔。屋大维还被授予“元老院首席公民”(即“元首”)和元帅的荣誉称号,独揽了罗马的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元首”这个词,从此就正式在世界各国使用了,当时屋大维才36岁。
  屋大维统治罗马43年,这是古罗马经济上最富庶的时代。他开创的元首政治,实际上是罗马帝制的开始。虽然他没有称帝,但实际上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这种披着共和制外衣的独裁,一直延续到公元3世纪后半叶戴克里先当政时,才公开地变为君主专制。
  罗马内战揭开了罗马历史新的一页,对于推动军事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恺撒和他的继承者屋大维在战略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能从政治的全局高度把握军事问题,实现了政治目标同军事手段的完善结合。在战略战术方面,恺撤善于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各个击破敌军,特别在掌握强大预备队以加强部队在主要方向的突击力量、实施决战和扩张战果等方面,富有创造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