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1|回复: 0
收起左侧

[电影史话] 照相术、电影摄影机和电影视镜

[复制链接]

1062

主题

1645

帖子

-737

积分

草民

     :

     :

     :

发表于 2011-12-9 16: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照相术、电影摄影机和电影视镜
  我们不会忘记约瑟夫·普拉多这个名字的,他曾经在 1845年预言:“要 想创造出真正的电影,需要利用照相。”在那个时代,创造出电影是许多科 学家梦寐以求的事。
  “电影”究竟是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可以这样阐述:它是运用照相术 以及录音手段,把人像和物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和还音,在 银幕上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因此,电影的诞生首先依赖于电能的发明,发 电机、电灯、留声机、录音机的问世和普及,同时也依赖于照相术的研制和 发明。
  早在 19 世纪初,法国人就开始研究照相术,1822 年,约瑟夫·尼埃浦 斯曝光 14个小时,终于拍成第一张照片。19世纪30 年代初,威廉姆 ·亨利 ·福 克斯·塔尔博特在纸板上制成了正片。1839年,尼埃浦斯又与路易·达盖尔 合作发展了照相制版工艺和洗印方法,使被拍下来的影像可以保留在金属板 上。接着,他们在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之一法国巴黎展示了银板照相技术。
  银板照相毕竟太昂贵,10年后,朗根海姆兄弟在美国费城试验成功了玻 璃板照相。
  1851年,一位佚名者发明出了湿性珂■琔制成的底片……照相术就是这 样在一批又一批科学家的探索中走向成熟和完美。
  在 1840年,一张底片的曝光时间终于从 14个小时缩短到了20 分钟,第 一批有幸被拍照的几位美丽模特儿身着泳装站在阳光下,一动不动地摆了整 整20 分钟姿式,听见 “咔嗒”一声快门响后,才敢活动一下各自早已发麻的 手臂。这时的摄影师和模特儿们都已是大汗淋漓了。看来,照相机摄影镜头 的改进,摄影灯镜头的改进也迫在眉睫了。
  1872年,美国加州有一位富翁利兰德·斯坦福以一笔巨款打赌要拍下马 跑的过程。他雇佣照相师埃德沃德·慕布里奇来实现这一愿望。慕布里奇试 验了 5 年,他沿着马的跑道设下了24 个小暗室,里面有24位摄影师,他们 一听到马开始跑的信号 (笛声),立即安装好湿性珂■琔底片。每一台照相 机的快门线都连着一根横挡在跑道上的细绳,当马跑过来每碰断一根细绳, 就使一台照相机拍下一张马跑瞬间的照片。他们不知吃了多少苦头,闹了多 少笑话,终于在 1877年成功地拍下了一匹马奔跑时的分解动作。
  慕布里奇的著名试验取得了照相史上的一次辉煌成功,他用照片证实了 马在奔跑的某一瞬间四蹄是完全离开地面的。这一成功还启发了法国著名生 物学家艾蒂安·朱尔·马莱。他从 1868年开始,一直采用针尖在烟灰上划线 的方法来记录动物的动作和速度。慕布里奇使他改变了以往的思路。他开始 研制用一架单镜头摄影机来代替一组摄影机,既能解决连续摄影问题,又可 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4 年之后马莱的设想实现了,创造出了轻便式 “固定 底片连续摄影机”。因为借用了左轮手枪的原理,所以又被称为 “摄影枪”。 它可以在一秒钟内拍摄出若干张底片。马莱用它在那不勒斯海岸拍出了一批 飞翔的海鸥,行走的驴、狗和自行车来。这批照片在当时是很惊人的。无巧 不成书,乔治·伊斯曼于 1884年把柯达胶卷投放市场,大受欢迎。接着,第 一批快速感觉伊斯曼胶卷也于 1888年问世了。马莱立即用摄影枪和伊斯曼软 片拍出了他的第一卷作品,并于同年10月为“摄影枪”申请到专利,他还把 拍出的那些珍贵作品献给法国科学院。
  马莱的成果推动了英国人勒普朗斯和弗里斯格林的研究工作,两年后, 他们使胶片能够投映在银幕之上。
  1877—1879年,美国发明家、企业家汤姆斯·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照 明系统和大功率发电机。 “走马盘”也引起了他的兴趣和联想。他广泛借鉴 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柯达公司刚刚研制出 50 英尺长的35 毫米软胶片, 他就在胶片两边每格打上了4 组小孔,终于在 1889年发明了他的活动电影摄 影机。他还准备利用留声机的原理制造出 “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有声 电影,却未能成功。1891年他又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视镜,1893 年爱迪生拍摄的 “无声电影”就以电影视镜的面貌面世。在美国芝加哥举办 了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 周年博览会,爱迪生和助手狄克逊为此赶拍 了一个杂技演员奥特打喷嚏的特写镜头。这是在新泽西他的 “黑玛丽亚”制 片厂里拍下的,但并不是从银幕上看这个镜头,而只能通过电影视镜的一个 小孔来窥视,那是一只类似大钱柜的家伙,上面装有放大镜,里面可容纳50 英尺的影片,绕在一组小滑轮上,开动马达后便以每秒钟46 个画格的速度循 环放映,一次只能供一个人享用,市民们都叫它为 “魔柜”。
  透过那 “魔柜”的放大镜,到底能看见些什么呢?
  在乌黑的背景下,有一些白色的影子在活动,它们与其说像人,不如说 更近似木偶。由于能看到的形象很小很小,所以无法容纳较多的人物,只能 以一两个角色为主,演员就好似困在 “走马盘”大小的地方上表演。
  爱迪生拍的节目很多,有舞女、卖艺人、体操教员、拳击手、酒鬼、牙 医、理发师等50 余部,这些都是在 “黑玛丽亚”制片厂里摄制的。他习惯于 请一些演员到专供拍片用的房子里进行表演,因为他的摄影机十分笨重,只 能固定在摄影棚里操作。
  至此,自 19世纪初以来绵延不绝的关于照相、摄影、摄影机、放映的实 验,终由爱迪生推向了高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