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
- 男
- 居住地
- 广东省 广州市
- 自我介绍
- 历史风云网创始人,致力于历史教学的有思想有趣!
- 听定哥课之前小题一般错几个
- 5
- 听定哥课前历史一般考多少分
- 50
- 历史学科存在最严重问题
- 不会概括大题
管理员
熊猫老师
居住地:广东省 广州市
梦想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喜欢的专业:历史教育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考试说明》解读
(一)《考试说明》与《考试大纲》的关系
《考试大纲》是国家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全国性的、普适性的高考法规性文件,在考试的范围上可略小于课程标准,在考试的其他要求上也可略低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是在结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考试大纲》而制定的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性的高考法规性文件,在考试的范围上可略小于《考试大纲》,在考试的其他要求上也可略低于《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只从宏观上就考试性质、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三个方面予以阐述,没有具体到教材的知识点或者说是考点上。《考试说明》则包含了考试性质、考试形式、考试范围、试卷结构、能力要求、参考样题等方面,考试内容具体到了每个知识点或考点上。
(二)《考试说明》说明的问题及涵盖的信息
下面以北京市2010年《考试说明》为例予以分析:
1.理解:命题的原则与思想
原则:两个有利于:“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三个相结合:“发展与稳定相结合,创新与继承相结合,学习借鉴与保持特色相结合。”
思想:两大新理念:新课程观、新史学观。三个着眼点:知识、能力、素养(学科价值观)。
2.知道:考试的性质与形式
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一次选拔性考试。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3.明确:考试的时长与分值
《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了高考各科考试的时间和所赋的分值,对此,考生应清楚地知道。例如北京市文科综合考试明确规定:考试时长150分钟,考试满分300分。其中,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4.了解:考试的题型与结构
北京市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试卷包括I、Ⅱ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以科目内知识综合试题为主,科目间综合试题所占比例较小,一般设置一道或两道科目间综合试题,回答科目间综合试题需要同时运用政治、历史和地理中的2个或3个科目的相关知识。试题按照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依据这一规定,考生在平时就要多加训练。
5.弄清:考试的目标与要求
从高考的角度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与能力要求同历史学科能力对应为:
(1)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能力;
(2)调动和运用知识——迁移能力;
(3)阐释和描述事物——表述能力;
(4)论证和探讨问题——理解能力。
6.明白:考试的范围与内容
考生要明白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在复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具体的知识点或考点。
7.研究:考试的样题与意图
通过对《考试说明》中的样题的研究,明确:
(1)《考试说明》为什么要选这些样题;
(2)这些样题在题型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这些样题在命题立意上侧重什么;
(4)这些样题与外省市《考试说明》的样题相比有什么异同;
(5)这些样题所及知识在教材中处于什么地位。
<img src=\ hspace=\"15\" vspace=\"5\" align=\"left\">
样题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C
对此样题分析后可知:
选题原因:本题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要求考生答题论从史出,考查其知识迁移能力,又符合新课程观。
命题意图:将北京历史文化遗迹与教材核心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创设情境,以《礼记》中关于北京最早建城的一段史料为主要内容设计问题,考查考生对分封制与北京建城之间的联系的理解。
题型特点:图文并茂,代表性强。
所及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分封制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重点,属于教材的主干知识。
二、专题复习策略
高考试题呈现专题的特点:
(1)小切口、大跨度、深分析;
(2)大主题、多视角、高度概括。
在复习中,考生要据此确定主题,构建系列专题。
总之,考生要依据《考试说明》的导向和命题特点,结合复习阶段的需要,进行专题复习,有效备考。
附:专题示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曲折发展
一、近代洋务企业的兴办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清朝面临的形势:
政治:19世纪60年代初,西方列强侵华,国内农民起义;
经济:自然经济局部解体,中国开始卷入西方殖民体系。
2.洋务派的逐步形成: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3.洋务派的主张:①内容:师夷长技以自强;②目的:勤远略,剿发捻;③口号:自强、求富;④特点:中体西用。
(二)洋务运动的特点
1.洋务运动前期的内容:①军事工业:师夷长技以自强;②代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2.洋务运动后期的内容:①民用企业:师夷长技以求富;②代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3.洋务企业的特点:官办为主,机器化生产。
(三)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地位
1.积极作用:引进了一些西方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客观上抵御了西方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时代的局限:①学习层次:近代西方科学技术;②根本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历史地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阶段小结: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第一步,运动中兴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采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进行机器化大生产。洋务企业总体上属于封建性质的企业,从技术角度而言属于近代工业。
参考材料:
材料一洋务派认为,中国的典章制度远胜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唯独“火器”落后,所以他们谋求富强之道,首先从“练兵”、“制器”开始。
#p#分页标题#e#
奕䜣说:“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材料二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_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