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春节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管理员

     :

     :

     :

Rank: 9Rank: 9Rank: 9

QQ
发表于 2014-4-1 11: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民间传统的新年节日。新年指夏历元旦,即正月初一。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汉、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瑶、畲、京、达斡尔等民族都过此节日。(见彩图)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史记》、《汉书》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亦始也)。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古人常在此时举行朝贺,从事各种娱乐,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求丰收,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新春佳节。从历史上看,元旦前直到元宵,都属新年范围。节日活动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其内容大致有:①过小年或交年。时间在腊月二十四日(北方多在二十三日)。民间传说灶君在这一天朝天奏事,民间也在这时祭灶。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人人沐浴,打扫屋舍,干干净净迎接新年。②除夕。俗称大年。此时家人团聚,吃团年饭,团坐待旦(称为守岁)。晚辈还要拜谒尊长(称为辞岁)。③贴门神和春联。汉代的习俗是在门户上画鸡、悬苇,或画神荼、郁垒二神像于桃板上,立于门户间,意在驱逐瘟疫恶鬼,后演变为门神和年画。桃板又称桃符,五代至宋朝年间,人们又在桃符上书写祝寿一类词句,以后演变为春联。④放爆竹。此时,由少年装扮成钟馗等鬼神形状,小儿戴上“鬼脸”面具,沿街游行,鸣锣击鼓,以驱崇迎祥。有人认为这是驱傩(古代的一种驱逐疫鬼的求神仪式)的遗风,以后逐渐变为节日的一种娱乐。⑤元旦辰时起,家人团拜,然后出行,俗称走喜神方。路遇亲友,互致祝贺,称为拜年。还有男女老幼盛装出游的,俗称走百病。这期间,商店闭门,妇女不用针线,三、五日后才开始各理生业。⑥闹元宵。时间在正月十五日,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和结束阶段(见元宵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达斡尔族过春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重庆市郊区农民在春节期间进城耍龙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春节主要指正月初一,仍是中国人民团聚和娱乐的重要节日。但此节日传统内容中的迷信成分已被剔除。

——《中国大百科全书》 本词条作者:柯建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